经济危机或将来临,你如何保卫财富
美国正用尽全力制造中国金融危机,4个诚恳建议
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359亿,同比增长8.5%,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9.6%,也低于上月的9.4%。统计局发言人给你解释的原因是去年端午在5月份(今年端午节是6月份)、消费者等待关税下调后再买汽车延缓消费、当前数据系统不能全面体现实际情况(实际情况是更低还是更高?)。统计局没有告诉你的是,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低。大家都认同中国经济需要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,然而在2016年的房地产狂潮后,沦为房奴的中国年青人现正全面紧缩消费,出现了所谓“中国青年消费降级”的怪异现象;与此相应的现象是,农产品也出现了普遍滞销,猪肉、菠萝、桃子以及荔枝这些夏日热销产品突然变得门庭冷落。
著名经济学家赵晓还提到一个有事情:比如今年以来很多经济数据的细分项不公布,比如说固定资产投资就没有了行业分项的数据;最近国家海关总署又通知说因为技术原因自2018年5月起海关统计数据暂停发布,具体开放时间不详。这个耐人寻味。因为所有做宏观数据分析的人都知道,这个说明什么呢?账对不上了,各方面数据没法一致了,麻烦不是一般的大!
经济这么差,那发货币推动投资啊!估计你脑子里闪出这么一个念头。有点经济学底子。的确,众所周知,货币洪水助推中国经济一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,但也蓄积了未来的洪灾风险。2018年3月份,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,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173.99万亿元或27.67万亿美元,一举超过“美元+欧元”M2的总量27.66万亿美元的规模。中国经济总量不如美国,也比不上欧盟,但现在中国一家的货币供应量已超过美欧两家之和。这意味着中国巨大的货币洪灾已如悬在天上的黄河之水。采用超发货币推动经济继续增长来给经济转型争取时间,这条路径已经走过了,该拖的时间、能拖时间的路径用完了,政府、企业、居民能加的杠杆也都轮番加了一遍。中国已经失去了通过放水来拉动经济的资格。中国如果早点面对问题,可能会受点皮肉之苦,疼点但不至于危险。结果为了面子继续通过货币刺激,GDP上去了,面儿上是好看了,但是泡沫更大、风险更高,也逐渐把调控逼到一个钢丝线上。现在只能被动去杠杆了。
你又想到个办法——靠股市吧!不错,经济学学得不错。但是这个方法中国已经使用过了。过去几年其实中国经济一直有点难受,好像没找到新的动力,然后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希望用金融来拉动中国经济,发动了一轮牛市,然后股灾了,2015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中国经济失去了1.5个百分点的增长。
要不重新提起房地产这个尿壶吧。高,恭喜你达到了某些高层决策者的水平。2015年下半年我们再度启动房地产,然后出现了2016年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的这样一个年份。从南到北,一线涨完了二线涨,然后千年不动的三四线也开始跟着向上冲。一家企业经营不善亏得一塌糊涂,本来欠了很多公司的债就是还不上,老板天天寻死觅活的,忽然房价向上突突了,老板卖了一套房子,所有问题都解决了。这就是房地产的魅力。但是泡沫已经过高了,再涨下去,谁也提心吊胆。
你真的以为老百姓抢房子是因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?绝对不是,实在是没有其他更好的渠道。钱放手里会毛,会贬值,创业成功率5%以下,开公司后各种麻烦不断;炒股,那是少数专业人士对多数业余人士的屠杀,况且股市也实在太弱了。看图:
国内问题已经这样了,但是特朗普也没有闲着。不仅仅涉及到关税以及贸易顺差的问题,更涉及到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,即中美不再以合作关系为主,而以战略竞争关系为主。但全面爆发贸易战,后果则不堪设想;更严重的是,如果贸易战演变成新常态甚至中美“新冷战”,影响就更是长期和深远的,或许会改变国运。在这一点上,特朗普可是不手软的。
国家怎么办?如继续加杠杆稳增长,则容易重蹈日本的覆辙;如继续坚定地去杠杆,则在对外贸易收缩的情况下,货币被动紧缩也许会触发周小川所提到的“明斯基时刻”。或许我们需要再一次思想大解放?或许我们普通劳动者一起发扬风格主动减薪给企业减负?或是我们继续买房救国?我也尝试着给出一个解决方案——能否尽快放开垄断行业,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,活跃经济。我们国家的经济有一个问题,就是垄断性行业太强,市场化力量太弱。银行、两桶油、通讯很幸福,但很多实体制造企业很艰难。就是这个垄断的力量掐断了资源和血液,大力的打压了市场化的力量,因为不在乎盈利,亏也由国家出,民营企业非常的艰难。看图:
个人怎么办?经济学家赵晓在亲戚买房讲座中给出了几点建议,在此危急时刻,我们也分享出来:对不住了,已经付费的用户。
- 别疯狂买房子了。
- 看看海※的投资机会。
- 做一些实在点的投资。赵晓提到了他一个朋友开快餐店的收益,不多,一年100多万净收入吧。
4.??? 胆子大一点的做点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科技投资
5.……